当前位置:> 资讯中心 > 今日导读
七年公开路 政府花钱变化几何?——透视中央部门2016年决算大数据
发布时间: 2017-08-07

来源:新华社

21日,随着财政部、审计署等中央部门公开2016年部门决算,又一年中央本级决算公开在盛夏时节如约而至。据统计,103个中央部门同日“晒”出年度收支账本,其中最高人民法院系首次公开。

  从2011年中央部门首次公开决算“账单”至今,7年决算公开路彰显我国民主监督的进步。而公布在阳光下的中央部门决算大数据,更折射出政府花钱之变,见证大国财政向“透明财政”演进。

  钱越花越“透明”:超百个中央部门集体“晒”细账

  打开商务部的2016年度部门决算报告,今年首次公开了“外商投资管理项目”绩效评价结果。不仅向社会“晒出”项目自评得分为95分,还公布了项目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改进措施。

  今年中央部门首次公开的内容中,增加了项目绩效自评结果和《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》等多项信息,公开的信息更加丰富、内容更加细化、效果更加直观,凸显公开力度“再加码”。

  从2011年90个中央部门在不同时段首次向社会公开决算表,到今年超过100个部门在统一平台集中“晒”账本;从最初公开2张表到如今8张表;从发布简单的财务收支数据,到如今机关运行经费、“三公”经费、工资福利、政府采购等关键信息统统亮相……公开力度逐年加大,我国打造“阳光财政”的探索更加积极主动。

  为破解“数据看不懂”问题,今年的经济分类决算更为直观。翻开财政部的部门决算,《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》中,往年分页列出的每个经济分类支出数据,如工资福利支出、对个人和家庭补贴、商品和服务支出、其他资本性支出等,今年同时出现在一张表上,更加一目了然,便于公众监督。

 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说,不断增加的公开事项,体现出政府更加积极主动回应关切,向民众尽力细心解释每笔“花销”,进一步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、参与权和监督权,促进了政府的“自我革命”。

  日子越过越紧:“三公”经费支出逐年下降

  回顾7年决算公开路,“三公”经费支出始终是社会关注热点。实际上,2011年中央部门首次公开决算时,“三公”经费依然“犹抱琵琶半遮面”,并未得到单独体现,直到2012年才首次单独列出“三公”经费一项。

  从财政部汇总数据可以发现,2016年,中央本级“三公”经费支出48.25亿元,不仅比预算数减少14.85亿元,也比2015年减少5.48亿元,进一步勒紧了“裤腰带”。除因公出国(境)费用因国际交流增加比2015年小幅增加外,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、公务接待费与2015年相比均有大幅下降。

  “这主要是有关部门严格执行‘三公’经费只减不增要求,大力压缩‘三公’经费支出,以及部分因公出国(境)、外事活动等任务当年未能实施。”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认为,与2011年的93.64亿元相比,2016年“三公”经费支出几乎“腰斩”,充分显示出近年来有关部门大力压缩“三公”经费支出的成效。

  翻阅各中央部门“三公”支出“账本”可以发现,“账目”越来越细,“使用说明”越来越长,百姓也看得越来越明白。

  以审计署2016年度部门决算为例,关于“三公”经费的支出说明超过4页篇幅,在公务接待费用清单中详尽列出了接待明细表,每一笔接待费用支出一目了然。

  但不容忽视,仍有一些部门在“三公”问题上触碰“红线”。最新审计报告显示,2016年,沈阳铁路监督管理局等38家所属单位未按期完成公车改革,海南省国税局等16家单位无偿占用或超编超标配置公务用车69辆、超预算列支运行费114.51万元……这表明,加强“三公”经费使用管理,依然在路上。

  账越算越“精细”:预算改革仍待深化

  对比往年,今年决算公开除了内容越来越丰富,数据也更为细化,凸显政府财政管理能力的提升。

  在外交部的2016年度部门决算中,记者发现这样一张“清单”——截至2016年12月31日,该部门共有车辆154辆,其中,部级领导干部用车32辆、一般公务用车122辆;单位价值50万元以上的通用设备98台(套),单位价值100万元以上专用设备16台(套)。

  据财政部介绍,今年公布的国有资产占用情况更为明细,中央部门设备信息由往年的公开单价20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,细化为公开单价50万元以上通用设备和单价100万元以上专用设备。

  “公开的账目越细化,百姓越能看明白政府的钱都干了什么,政府的公信力也会随之增强。”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说,下一步要进一步提高政府依法理财能力,严格落实预算法规定,加大对政府花钱的监督和约束力度。

  当前,一方面我国财政收入进入中低速增长时代,收支矛盾更加凸显,一方面一些屡审屡犯的违规收支行为暴露出深层次财政问题。

  专家表示,规范政府花钱绝非“一纸公开”能解决问题,关键要继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,让“花钱必问效、无效必问责”的绩效管理机制发挥更大作用,实现政府部门花尽量少的资金、办尽量多的实事、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。

附件:(需登录下载)

扫描关注微信

问题解答
联系我们
统计数据

扫描关注APP